我國港口碼頭發展居全球首位
2025-01-20 15:54:28
來源:
發布時間: 2025-01-20 15:54:28
來源:
我國已成為全球智能港口發展的第一大國,迄今已建成52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干散貨碼頭。無論是在建還是已建成的自動化碼頭數量也位居全球首位。這些自動化碼頭的建設不僅提升了港口的作業效率,還為港口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國港口碼頭發展居全球首位特別在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和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以青島港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為例,2024年1月1日,一艘船停靠在碼頭,橋式起重機將集裝箱無縫裝載到自動引導車上。安裝在高速鐵路上的龍門起重機有效地堆放了進港集裝箱。該港口碼頭的運營效率提高了6%,集裝箱吞吐量提高了15%。該碼頭港口自2015年以來分三個階段開發,于2023年底完成了第三階段。該碼頭的作業效率提升了6%,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了15%,單臺橋吊的平均作業效率更是達到每小時60.9個標準箱,第12次打破自動化碼頭的作業效率世界紀錄。同樣,山東省煙臺港的礦石碼頭也實現了全過程自動化。與傳統方法相比,自動化使卸載和裝載效率提高了20%以上。

2024年1月至11月,中國港口處理了160.4億噸貨物,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4%。集裝箱吞吐量達到3億個二十英尺標準箱,同比增長7.3%。目前我國不僅在智能港口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經掌握了自動化碼頭的設計、施工、設備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管理等關鍵技術,港口碼頭發展居全球首位。還制定了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煤炭、礦石碼頭的技術標準,推動了智能港口的發展。部分自動化碼頭建設技術已被其他國家的港口采用,例如以色列的海法港和阿聯酋哈利法港。使得中國港口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了智能化轉型,為全球港口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此外,山東港口濰坊港也完成了“零碳港口”的創建,實現了溫室氣體排放的中和。這些綠色港口的成功案例不僅展示了中國港口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也為全球港口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我國還在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粵香港澳門大灣區等地區建立了世界級港口集群。展望未來,在智能港口建設的數量、技術創新、標準制定和綠色轉型等方面均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并持續推動港口行業的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也為全球港口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